书法有中国的“第四宗教”之称,有着强烈的吸引力、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。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。五千多年来,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,现在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书法家:苏轼排第七,王羲之位列榜首,一起来认识一下吧。
王羲之(303年—361年),字逸少,琅琊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人。[bai]东晋大臣、书法家,丹阳尹王旷的儿子,太尉郗鉴的女婿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王羲之凭借门荫入仕,历任秘书郎、江州刺史、会稽太守,累迁右军将军,人称“王右军”。善书法,兼擅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永和九年(353年),王羲之组织兰亭雅集。撰写的《兰亭序》,成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欧阳询(约557—641),字信本,潭州临湘县(今湖南长沙市)人。唐朝大臣、书法家。隋朝时,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。隋朝灭亡后,归顺唐朝高,授侍中,累迁银青光禄大夫、给事中、太子率更令、弘文馆学士,册封渤海县男,主持编撰《艺文类聚》。
欧阳询精通书法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三位并称“初唐四大家”。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,号为“欧体”。代表作:楷书有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《皇甫诞碑》《化度寺碑》,行书有《仲尼梦奠帖》《行书千字文》。所写《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》《虞恭公温彦博碑》《皇甫诞碑》被称为“唐人楷书第一”。
颜真卿(709年-784年),字清臣,小名羡门子,别号应方,琅琊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人,唐朝名臣、书法家。颜真卿进士出身,历任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。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,被贬为平原太守,世称“颜平原”。安史之乱时,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,一度光复河北。后至凤翔,被授为宪部尚书。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、太子太师,封鲁郡公,人称“颜鲁公”。死后追赠司徒,谥号“文忠”。
颜真卿书法精妙,擅长行、楷。初学褚遂良,后师从张旭,得其笔法。其正楷端庄雄伟,行书气势遒劲,创“颜体”楷书,对后世影响很大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被称为“颜筋柳骨”。又善诗文,有《韵海镜源》《礼乐集》《吴兴集》《庐陵集》《临川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