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就:乾隆探花、太子少保、翰林院编修等[bai]
刘凤诰,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,于1789年中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,也就是文探花,被乾隆称赞为“江西大器”,也被民间誉为“江西才子”。在朝期间,刘凤诰被封为太子少保,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务,著有《存悔斋集》三十二卷、《五代史记注》七十四卷、《江西经籍志补》四卷等。
成就:任翰林院编修及国史馆协修,著有《大道不器论》等
喻增高,字清一,生于江西萍乡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,天资聪颖,早年展现出极高的悟性。在17岁时参加县试,成为秀才,于道光十五年中进士。入朝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和国史馆协修。喻增高的主要著作包括《大道不器论》、《州县官有勤恤民隐者责成督抚严查参疏》以及《澹香斋》,最终于在道光二十年时因病在京城逝世。
成就:著有金、辽两史纪事本末
李有棠,今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人 ,声誉清道光十七年,在二十二岁时中秀才,在二十八岁时考取辛酉科第一名优贡,次年通过朝考成为江西省峡江县训,任职三年,因祖母和母亲年高,于是弃官回家奉养亲人,曾创作《辽史纪事本末》,《金史纪事本末》,受到了受社会上和学术界的重视,也受到了后世的尊重。
成就:创办《秦报》、两江师范学堂(南京大学)、江西铁路等
李有棻出生于江西萍乡,幼时受李有棠的影响,讲求经世之学,二十二岁考取拔贡,后历任广东高廉钦兵备道员、陕西按察使等职,最终任江西铁路大臣,封头品,赠太子少保。任职期间尽忠职守,颇受称赞,曾主持修建两江师范学堂、江西铁路,创办有《秦报》。
关键字: 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