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,自夏商周上三代开始,就强调君权,君王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,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特权。特别是进入封建王朝时期,随着君主集中制度的进一步加强,中央集权一步步走到最尖端,皇权被无限放大,自然就会引来野心之辈的觊觎,也会引起皇子之间的夺嫡之战,下面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夺嫡之争,想了解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往下看吧!
武观之乱,[bai]一场仅仅存在于史料传说中夺嫡之争,同时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夺嫡之争。武观之乱是发生在夏朝夏启在位晚年期间,因看到自己的小儿子争夺皇位过于严重,而将其放逐至莘国,武观也因此心有怨言,长时间的积怨导致最终聚众反叛,并爆发了夏朝历史上有名的西河之乱,启也派军对叛军进行武力征伐,最终武观被抓表示认罪悔改。
春秋时期,齐国率先崛起于东方,称霸诸侯,尊王攘夷,齐桓公得以被尊为春秋五霸之首。五公子之乱是发生在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后发生的夺嫡之争,而这场长达30年的明争暗斗,先后有五位公子相机当上国君,而就在这争立的过程中,使得齐国的国力严重衰弱,国内动荡不安,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。
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一首七步诗,以一个煮豆子之事为题,全篇没有一个杀字,却能看见刀光剑影,人间惨烈。就是曹植这首小诗,写尽了历史上夺嫡之争的惨烈状况。当时背景在于曹操病死后,曹丕上位成为魏文帝,但始终担心有学识又有志向的曹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,最终实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七步成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