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从江的增冲鼓楼虽名为鼓楼,[bai]但也具有碉楼的部分功能与特色。它是侗族建筑的瑰宝,全木质结构,不用一钉一铆,却能屹立数百年。鼓楼不仅是侗族人民议事、集会的场所,也是他们的精神象征,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工艺,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对美的追求。
丹巴碉楼,屹立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。在嘉绒藏族聚居地,碉楼与壮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。它们多建于地势险要之处,高耸入云,有四角、六角、八角等多种形式。这些碉楼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,用于防御外敌和储存物资,其精湛的石砌技艺历经岁月依然稳固,与周围的藏寨、雪山、森林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,展现出独特的高原风情。
藏式碉楼广泛分布于西藏地区。它们是西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高大雄伟,建筑风格粗犷豪放。通常采用石块垒砌而成,有的还在墙面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,内容多与宗教信仰、历史传说相关。藏式碉楼与寺庙、民居相互映衬,在蓝天白云和广袤草原的映衬下,彰显出神秘而庄严的气息,是藏文化的生动载体。
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的铺门镇碉楼群有着独特的岭南风格。这些碉楼融合了客家建筑与当地特色,造型多样。有的碉楼在建筑装饰上采用了精美的木雕、彩绘等工艺,展现出岭南地区细腻的艺术审美。它们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发展和人口迁徙,是研究岭南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