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姓分布极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.38%,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。北方地区的河北、内蒙古、辽宁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,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%以上。刘姓之源有三:其一出自祁姓,始祖为刘累,祖根在河南鲁山。其二出自姬姓,源于河南。其三,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,改鲜卑族的独孤氏为刘氏。
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.53%,南方地区多陈姓。在台湾、广东二省,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%以上,为省内第一大姓。陈姓祖根在河南淮阳,始祖妫满。西周初年,虞舜后裔妫满被封于陈,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,姓陈。陈国共传20世、26王,其间陈国公子完曾避难奔齐,改姓田。数代后取得齐国政权。田齐政权灭于秦后,齐王田建第三子田轸迁至颍川,恢复陈姓,所以有的陈姓人奉陈轸为始祖。
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.08%,在全国分布极广,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。杨姓发源地,是在今山西省境内。春秋时杨为晋所灭,杨姓便向西发展繁衍,其先迁入陕西,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,而后繁衍至河南。春秋战国时期,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(今湖北省潜江一带),并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。
黄姓分布极为广泛,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.23%,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七位。黄姓的主源有两支,均系以国为氏:一支出于金天氏少昊。另外一支出于嬴姓伯益。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,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,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%。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,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%。
关键字: 姓氏